閱讀啟人心智,閱讀積淀素養。2月24日,發掘科技“學習華為供應鏈管理”讀書會圓滿結束,本次讀書會主要圍繞辛童《華為供應鏈管理》一書展開,探討發掘科技供應鏈發展。
年前,公司特別為大家準備了辛童的《華為供應鏈管理》一書,讓大家充實知識,并以讀后感的形式,讓大家深入思考,學習供應鏈知識。開年伊始,公司特別邀請到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家、《華為供應鏈管理》作者辛童老師到場,以讀書會的形式與大家面對面交流。
董事長王新春首先為活動致辭,他指出,本次讀后感撰寫展現出了大家重視的心態,從行文中可以看出大家對供應鏈管理的認知與反思,今天特別邀請作者辛童老師與大家現場交流,希望大家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學以致用,今年把供應鏈管理做成長板,我們將變得更加卓越。
隨后,辛童老師與大家一起分享書中知識。作為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家,管理學在讀博士,作者曾就職于蘋果、華為、ABB、聯想等世界頂尖公司,從事采購和供應鏈管理工作20多年,出版了《中小企業采購管理實戰全書》《中小企業供應商管理實戰全書》《采購與供應鏈管理——蘋果、華為等供應鏈實踐者》、《華為供應鏈管理》等。
通過講解與現場的Q&A互動,對書本知識、對供應鏈管理知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在本次供應鏈管理知識學習活動中,大家分別從IT系統、項目、體系建設、具體實操、可持續發展等不同視角闡述自己的觀點,見解獨到,文采飛揚,同時為公司供應鏈管理進言獻策。為鼓勵先進,我們從中選出了優秀作品,評出了一二三等獎,并頒發證書與獎金。
最后,供應鏈中心負責人、公司副總裁張青松為本次讀書會作總結:
今年是發掘科技供應鏈管理改革元年,供應鏈是一個龐大的體系,調整與優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改革過程,我希望大家能做到兩件事:其一,“不翻舊賬”,無論歷史上發生了什么問題,現如今只要是正確的,我們就要堅定不移地執行;其二,在公司已經制定統一規則的情況下,任何組織人員首先是服從,如發現問題,后續再逐步優化。以前的經驗很管用,但如果束縛了成長與發展,就不要經驗主義。希望大家與我一起,擰成一股繩,往前沖,與發掘共成長。
開卷有益,打造學習型的企業,從閱讀開始。后續,公司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讓更多的人共同學習新知識,開闊視野,學以致用,為發掘走向卓越貢獻力量。
對于成長中的公司,有很多維度的核心問題,不可能同時、全部解決掉。所以,要能從諸多核心問題中找出最最突出的,即木桶理論中的最短板,先聚焦解決掉第一短板,再逐步解決其他短板。很多時候,最短板會掩蓋或混淆其他問題,同步解決問題很有可能搞錯對像,又無法聚焦力量,事倍功半,最終不了了之。
為什么要學習華為供應鏈管理?因為其是經過實踐證明有效的、有價值的,而我們也面臨著快速發展的新形勢所帶來挑戰。供應鏈管理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花小錢干大事”,就是對整個供應鏈系統進行計劃、協調、運作、控制和優化,將客戶所需的正確的數量、質量和狀態送到正確的地點,并使這一過程所耗費的總成本最小收益最大。
一個公司的發展外因是條件,內因是關鍵;2021 年是發掘供應鏈管理之年,我們已經找到了自己發展的跑道,如何正確的、聰明的朝著這個方向扎實的前行是接下來的重點。作為產品線負責人,如何保證產品線完成績效目標將是2021年的工作重點,其中產品線供應鏈管理體系的搭建、完善和落實將是產品線績效達標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供應鏈團隊始終要明確自己的使命是幫助公司實現經營目標和戰略目標,需要對照公司的中長期經營目標,分別制定出采購和供應鏈管理部門的近期、中期、長期的規劃,包括質量目標、成本控制目標、交付目標等。接受變革,我們才能更好,公司才能更好!
也許是因為老問題未處理好又來新問題,造成了問題積壓;又或者是力量太小,無力改變大局。“救火”成為了常態,“急單”成為了常態,歷史性難題未解決,哪里還有精力和資格去“向上管理”“向外管理”,雖說“擾外必先安內”,但是問題不同步解決處理,如何才能真正安內,供應鏈的“果”一定是來自 多個部門之間的“因”。我們不是問題制造者,而是問題解決者,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對我們有信心,同時需要大家的支持。。
借助于 IT 系統將梳理出來的管理流程先僵化、再優化、后固化,使得管理更加規范和標準。不會因人員的變動偏離原來的跑道,不會因交接不清 楚而無從查閱相關信息,供應鏈中心、質量管理部、各產品線、研發中臺、人事行政、財務等所有數據最后匯集成系統,讓公司發展更順暢。